2025年1月5日 星期日

太極八法之生剋與揣摩五法之應用

太極八法之生剋與揣摩五法之應用 

太極拳的高階課程為太極拳推手訓練課程,是延續步法及套路之訓練課程,以

實用為前提,沒有太極推手的訓練,談太極功夫是緣木求魚,永遠無法領悟太極拳

的奧妙。在推手招法應用上是以太極八法(掤、、擠、按、採、挒、肘、靠

)、配合揣摩五法(黏、貼、連、隨、不丟頂)及五行步法(進、退、顧、盼、定

)之結合,運用拳法之特性:「用意不用力」等,以「順勢借力」、「牽動四兩撥

千斤」之手法,使對手失衡而跌出,達到以靜制動、以慢勝快、以小力勝大力之致

勝原則。因此太極推手訓練課程應包含太極八法、揣摩五法及定步推手與活步推手

等。

一、揣摩五法之應用:

太極拳論所謂:「默識揣摩,漸至從心所欲,本是捨己從人」。揣摩依拳法特性含

有探聽動靜、虛實及剛柔之要意,而探聽之方法是推手歌訣:「沾、粘、連、隨、

不丟頂」,因沾、粘兩字音義不易辨識,鄭曼青先生將它修改為:「黏、貼、連、

隨、不丟頂」七字五法,在推手互動中,此五法是攻守探聽虛實的手法,此五法之

要領,是建立於「吃虧」防守走化的基礎上,以身體黏貼及連隨的手法引導進攻者

的身手,磨鍊自己的腿力、腰力及整體的靈敏度,達到不抗頂,不脫離的目的。起

初完全不考慮主動攻擊,即所謂「捨己從人」。但以此要領經年累月吃虧磨鍊,建

構柔韌的筋骨、肌耐力及平衡感後,即能達成「從心所欲」的目的(黃衡宇,民

84 )。

揣摩五法在攻守的應用程序,依拳論的要義:「人剛我柔謂之走」,又說:「須知

黏走陰陽、黏即是走,走即是黏,陰不離陽,陽不離陰,陽陰相濟方為懂勁」。因

此黏法不只是走化而己,有更進一步吸引的意思,所以當人以剛強來襲時,我以黏

法引導,配合連隨之手法,自然達到不丟、不頂的境界。另外拳經亦說:「我順人

背謂之粘(貼)」,當對手欲退後防守走化時,我以貼法配合連隨手法,掌握其重


心,隨時可以發之,所以「黏、貼」在攻守上是一體的兩面,誰的鬆柔靈敏度好,

就能應用揣摩五法之要領掌握全局。

二、易簡太極八法之生剋應用:

太極八法的攻守順序及方法,是主導整個推手互動的脈絡,根據宋志堅先生在易理

說拳篇的概念,我們整理出太極八法之訓練程序與方法,說明如下(吳榮輝,民

91):

掤是乾卦,挒是兌卦,屬金行,按是坎卦屬水行,是坤卦,採是艮卦,屬土行

,肘是離屬火行,靠是巽卦,擠是震卦,屬木行(表1 )。


五  行 八  卦 八  法

木 巽 震 靠 擠

火 離 肘

土 坤 艮  採

金 兌 乾 挒 掤

水 坎 按


(表 1 :五行與八法及八卦對照表)


依易理五行生剋作用,由按的手法屬水行(如照片 1),先側身再轉腰,可生靠、

擠二法屬木行(如照片 2、 3 ),由靠、擠二法再生肘法屬火行(如照片 4 ),

由肘法後坐步(如照片 5 )鬆肩肘再轉腰,又生、採二法屬土行(如照片 6、 7

),由、採二法轉腰回正最後生掤、挒二法屬金行(如照片 8 ),再循環向前

弓步生按法,即五行中的水生木,木生火,火生土,土生金,金又生水。


照片 1 (按式) 照片 2 (按生靠) 照片 3 (靠生擠)

     


照片 4 (擠生肘) 照片 5 (肘法後坐步) 照片 6 (肘生)

     

 


照片 7 (生採) 照片 8 (採生掤、挒)  

依此相生法則,可以單獨訓練或更進一步運用於應敵進攻招法:

如應用按法發勁,對方防守化解時,可立即順勢應用靠、擠二法發勁,也可搭配對

手訓練相剋招法,即水剋火,火剋金,金剋木,木剋土,土又剋水,如 (1) 甲方運

用按法(屬水行)時,乙方可運用採二法(屬土行)應對(如照片 9 、 10 ),

(2) 乙方運用採法時,甲方可運用靠擠二法(屬木行)應對(如照片 11 、 12

、13 ), (3) 甲方應用靠擠二法時,乙方可應用掤挒二法(屬金行)應對(如照

片 14 ), (4) 乙方應用掤挒二法時,甲方可運用肘法(屬火行)應對(如照片 15

), (5) 甲方應用肘法時,乙方可應用按法應對(如照片 16 ),如此生剋循環。

初習推手應用時,可以截取部分的生剋招法來對練,例如: (1) 甲方專門應用各種

按法來訓練乙方的採技能。 (2) 或甲方專門應用採招法來訓練乙方的靠擠技

能,甲乙雙方攻守交互對練。久習以後變成一種自然反應,雙手輕靈,攻守順序自

然隨勢而動。


照片 9

右方為甲,左方為乙,

甲應用按法,乙以右掤應對


照片 10

乙方(左)應用式

化解甲方(右)的按式


照片11

乙方(左)順勢完成採

時,甲方(右)順勢反靠


     


照片 12

甲方(右) 完成靠法時,

順勢轉腰帶左臂預備擠法


照片 13

甲方(右) 完成擠法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太極拳與莊子的智慧

太極拳與莊子的智慧 莊子〈人間世〉心齋 若一志, 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, 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。 聽止於耳,心止於符。 氣也者,虛而待物者也,唯道集虛。 虛者,心齋也。 Tai Chi Chuan and the Wisdom of Zhuangzi.  "Heart...